(新聞來源:中國商務部 / Mofcom.gov.cn)
8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下稱"商務部")發布公告,稱于2020年7月6日收到中國酒業協會代表國內葡萄酒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經審查,商務部認為該申請符合相關規定,決定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公告顯示,本次調查的傾銷調查期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而調查時間原則上在2021年8月18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2年2月18日。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提交的申請書顯示,2015至2019年期間,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的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由5.67萬千升增至12.08萬千升,大幅增長113%;而同期出口價格則由2015年的7,759美元/千升下降至2019年的6,723美元/千升,累計下降13.36%。另外,申請書分析稱,澳洲該類進口數量持續大幅增長、市場份額持續上升、相對于國內同類產品總產量的比例持續提高、而進口價格下降且存在傾銷。
受進口產品沖擊,中國國內葡萄酒總產量呈下滑趨勢。據官方統計,2015年至2019年,國內葡萄酒總產量從116.11萬千升下降至45.15萬千升,2019年比2015年累計大幅減少61.11%。
作為中國進口葡萄酒主要來源國,近年來澳大利亞長期占據著進口量第一的位置。據土畜進出口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葡萄酒進口量21.5萬千升,進口額8.3億美元,其中來源地為澳大利亞的葡萄酒進口量為5394.63萬升,進口額3.18億美元,占到市場的38.18%,排名第一。
對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首席執行官安德烈亞斯·克拉克(Andreas Clark )曾在8月初公開表示,盡管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量整體下滑,但澳大利亞仍然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進口葡萄酒來源國,市場份額占比37%,遠超法國的27%,智利的13%和意大利的6%。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這與此前商務部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情況相似。但今年經濟環境不好,再疊加此議案,必然會影響到從業者對未來澳洲葡萄酒在國內市場發展的信心。但此次反傾銷調查,真正認定傾銷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