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被稱為會呼吸的酒,很多原因也是來自于軟木塞,因為軟木塞在封存了葡萄酒的同時,又留了一個小小的門縫,這種木質的空隙,既可以吸收葡萄酒,使軟木塞漲開從而保存酒液質量,又可以使空氣進入使葡萄酒得以呼吸,慢慢氧化成熟,所以才會有葡萄酒年份一說。
葡萄酒木塞常見誤區
一、“木塞長度越大,密封性越好”。事實并非完全如此。木塞長度越大,在瓶內酒液液面不變的情況下,瓶內空間就會越小,瓶內壓力越大,越容易發生滲漏,因此選擇長度適中的木塞是減少漏酒現象發生的關鍵。
二、“木塞直徑越大,密封性越好”。這也是想當然。如果瓶口直徑正常,只要木塞直徑達到23mm 對木塞的彈性收縮來講就夠了。一些客戶考慮到瓶口內徑有一定不規則,選擇直徑23.5mm的木塞用直徑來補償,但是實驗表明,在木塞品種、質量一定的情況下,直徑從23增至23.5或24 mm對密封并無明顯幫助。相反,技術木塞(聚合塞、“1+1”塞)由于其密度大,當直徑增至24mm時,就會出現不容易打進去,或者打進去后不容易拔出來,甚至拔斷塞的情況。另外,直徑太大,收縮過度也可能會破壞木塞內部結構,反而容易漏酒。
三、“水份越高越好,打塞容易,不易掉渣”。但事實是低水份木塞要更好,因為水份高即意味著木塞發霉變質的幾率大,再者聚合塞都是用粘合劑生產的,粘合劑在溫度、壓力和水份條件下有失去粘性的風險。現實中有個別酒廠不僅不要求水份,反而限制水份,這是聰明的做法。
四、“木塞密度越大木塞質量越好”。木塞密度與木塞質量是一個反向關聯,也就是說密度越小的木塞品質越好、密封性越好,這是因為密度大恰恰可能代表軟木原料品質差,在產地,原料粒子的價格是以密度來計算的,密度越大的粒子越便宜。
五、“木塞中殘留的雙氧水會影響到酒的品質”。木塞誕生不久,雙氧水就成為木塞滅菌、消毒處理的天然伴侶,雙氧水能使植物纖維氧化變白,并且反應完畢后唯一殘余物是水,是其它任何化學品不能替代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木塞殘余雙氧水會影響到酒的品質。事實上,在木塞水份低于6%或更低時,經過收縮后的木塞上只有一個很小的斷面,它是不會使酒氧化變色,影響酒的品質的。實際上,木塞中極少量雙氧水的存在是有利于木塞和酒的衛生保護。
六、“柔順劑可以不用”。柔順劑的使用是木塞生產中一個重要環節,其使用量一定要適當,過多可能導致酒液上出現絮狀漂浮物,太少又易引起打塞或拔塞困難,目前行業中木塞表面正規處理是用法國生產的有機硅化合物,對其用量的把握也是影響一個木塞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