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酒(Cult Wine)又稱狂熱酒,指的是北美、澳洲、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精品酒莊中產量極少的精品葡萄酒,是評分極高、產量極少、價格昂貴的膜拜級葡萄酒,因產量少、口味好、名氣大而為葡萄酒迷“膜拜”。
膜拜酒發展歷史
幾乎是與車庫酒同時代,膜拜酒(Cult wine)在美國加州的納帕谷(Napa Valley)地區誕生了。1976年發生的巴黎評判(The judgment of Paris)事件,加州酒在盲品試飲中大敗法國頂級酒,讓其世界地位躍升到與法國五大名莊并駕齊驅,從而刺激了膜拜酒的誕生。
膜拜酒(Cult wine)這一概念首次誕生,使得對舊世界葡萄酒產國不屑一顧的美國釀造出了嘯鷹(Screaming Eagle)、 哈蘭(Harlan Estate)、鉆石谷(Diamond Creek)、卡慕(Caymus)、多米諾斯(Dominus Estate)等獲得羅伯特·帕克極高評分的佳釀。
隨著葡萄酒市場的不斷發展,現在膜拜酒不僅局限于加州地區,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家生產的品質優、產量少的葡萄酒也加入膜拜酒行列,知名的有奔富葛蘭許(Penfolds Grange)、西施佳雅(Sassicaia)等。
膜拜酒特點:評分極高、產量極少、價格昂貴
在葡萄酒圈中,評論家的評分就是葡萄酒拉人氣的一大重要法寶。世界頭號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難得給出的100分,幾乎都是給了膜拜酒,比如,哈蘭莊的1994年份得到了100分,其后的年份(截止2008年)又陸續得到5個100分。這么一來,膜拜酒不紅都難。
很多生產膜拜酒的酒莊都建于上世紀90年代左右,酒莊重點追求質量而非數量。在這種量少質精的原則下,釀出來的酒自然是一等一的上乘品。而一年幾百箱的生產量,分到全世界,一個國家可能連一箱都配不到。因此,膜拜酒非常稀少,這種稀有性也不是年產數千甚至上萬箱的頂級酒莊所能比擬的。
量少質精的膜拜酒在經過好的營銷手段、評論家的高度評價后,就會在市場上造就高價的奇跡。其稀有性決定了即使出得起價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繼而是更高的價格出售、拍賣、轉手,其價格就在這種循環往復中不斷上漲。從數百美元到上千美元,再至上萬美元,這些價格,已經遠超過了一般的波爾多列級莊,就連一些右岸的頂級名莊如柏圖斯(Petrus)和歐頌(Chateau Ausone)也無法企及。
著名膜拜酒
在美國加州膜拜酒除了赫赫有名的嘯鷹、哈蘭以外,還有布萊恩氏(Bryant family)、鉆石溪(Diamond Creek)、克斯勒(Kistler)、卡慕(Caymus)和多米諾斯(Dominus Estate)等。
意大利膜拜酒有西施佳雅(Sassicaia)、馬賽多(Masseto)、黑天鵝(Tenuta di Trinoro)和嘉雅(Gaja)等。
西班牙膜拜酒有貝加西西利亞尤尼科(Vega Sicilia Unico)、平古斯(Dominio de Pingus)等。
澳大利亞最出名的膜拜酒有奔富葛蘭許(Penfolds Grange)、克里斯瑞蘭德西拉干紅(Chris Ringland Dry Grown Shiraz)和翰斯科神恩山(Henschke Hill of Grac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