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釀酒工業中,葡萄酒發酵完成后需要加入二氧化硫阻止其繼續發酵,但自釀葡萄酒就沒有這個條件,如果保存不當,葡萄酒在一個月內就可能發酵變質,最好的辦法是把做好的葡萄酒放到適宜的環境中保存,半年至一年都沒有問題。
所謂“土法”,就是大家生活中自釀葡萄酒經驗的一個總結,可能葡萄、器皿的選擇和一些具體步驟略有不同,但營養價值基本相同。
首先,在葡萄的選擇上,山葡萄是相對較好的選擇。
其次,葡萄要用水管沖洗2至3遍,自然晾干,然后將果粒一顆一顆摘下,搗碎。
第三,放入器皿中,玻璃器皿或缸都可以,塑料器皿要謹慎選擇避免含有有害物質,注意器皿的消毒。
第四,葡萄開始發酵,自釀葡萄酒無需加酵母,靠葡萄皮自帶的野生酵母發酵,發酵環境最好是20℃左右的恒溫,避開陽光,例如北陽臺就是很好選擇。
第五,將器皿加蓋,避免灰塵和雜菌進入,有些居民提出酒表層長白毛就是因為雜菌進入了。但也無需密封,避免器皿爆炸。
最后,在等待葡萄酒發酵時,每天都應該攪拌,基本第二天就能聞到酒味,在攪拌中會看到果皮上升,果粒下降,在酒表層形成“酒帽”,當有一天發現果皮不再漂上來,說明發酵好了,過濾后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