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酒液中出現沉淀物的這種現象,多是出現在酒齡較長或者存放時間較久的葡萄酒里。由于沉淀物看起來數量較多且呈晶體狀,所以很多人消費者會誤認為是酒變質了。那么這些沉淀物到底是什么?出現了沉淀物還能繼續飲用嗎?
沉淀物的來源
在釀造過程中,果皮、果渣、果梗、死去的酵母菌或者是果肉都有可能形成酒中的沉淀物,不過酒莊在裝瓶的時候往往會過濾掉,裝瓶過后可能因為受到低溫影響,酒中的酒石酸會生成結晶,也就是酒石,沉淀在瓶底。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里會出現沉淀物,沉淀物一般多出現在酒齡較長或者存放時間較久的紅葡萄酒里,白葡萄酒里也不是沒有,只是大多數白葡萄酒是即飲型,一般不會因陳年產生沉淀,但是在像德國白葡萄酒、蘇玳甜白等陳年型里也有發生沉淀現象。
沉淀物的類型
1. 晶體沉淀
酒石是最常見的沉淀物,這是由于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在暴露于較低的溫度下結晶的結果。這類結晶在溫度較低時會緩慢析出,但不會隨著溫度回升而溶解,因此很容易保留下來。
2. 葡萄果皮沉淀
葡萄酒瓶底出現的黑色小碎屑是葡萄釀制過程中產生的天然的果皮沉淀物,這一般出現在未經過濾的紅葡萄酒中,經長期陳年的葡萄酒更易產生此類沉淀
3. 酒糟
酒槽(Sur Lees)一般在法國密斯卡岱(Muscadet)葡萄酒中比較常見。“Lees”一詞指的是沉至發酵容器底部的死酵母,而“Sur Lees”則用來表示葡萄酒表面的沉淀物。
4.蛋白質、酚類物質、不可溶解性物質
在葡萄酒熟成期,釀酒師會加入蛋清來去除葡萄酒中的蛋白質,不過也不能達到百分百的清除,因此,葡萄酒中還有可能帶有極少量蛋白質沉淀物。另外,在過濾葡萄酒中,會加入一些可食用的過濾劑,不過有些不可溶解,變成了沉淀物質。
沉淀物的影響
酒瓶中出現沉淀物不僅會讓不明真相的消費者誤以為是葡萄酒變質,而且大大影響葡萄酒的外觀色澤的澄清度,在飲酒時不方便觀察葡萄酒,如果飲到沉淀物必然會對口感產生影響,令人不悅。
沉淀物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也不是酒質變壞的特征。葡萄酒的變質有很多因素,不要僅僅因為看到了沉淀物就判定一瓶酒已經變質。
如果出了沉淀物,可以通過潷酒來去除沉淀物,以便飲用到最佳口感的葡萄酒。